
《追時代》以廣州茶樓老闆錢炳燊一家爲貫穿人物,第一季由80集每集30分鐘的情景劇構成,每一集都有一個相對獨立的故事,旨在表現灣區生活的豐富多彩。《追時代》創作團隊瞄準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熱點、潮點、焦點、亮點。一個“追”字,既是劇作特點,也是我們當今生活的主題詞。 第一季所包含的主題,如“育兒考試”“販賣晚安”“夫妻測謊”“垃圾分類”“手撕名牌”“網約掛號”“養生朋克”“老年大學”““二維碼使用”“沒帶手機的一天”等,均讚美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真善美,也諷刺了形形色色的社會不良現象。這些劇集在選題上時常令人驚喜,並對後續故事充滿期待。 除了選題巧妙,《追時代》還充分凸顯了故事性、喜劇性、本土化、接地氣等情景喜劇特點。其“故事性”體現在每一集都聚焦一個目標、一個難題,或者設置一個困境,通過巧合、誤會、抑揚、懸念、蓄勢、偷換概念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等敘事技巧,讓故事充滿戲劇性,並一步步巧妙推進,最後解決了前面預設的一個個難題。 在故事生動曲折的基礎上,主創團隊還設計了一系列具有“卡通性”的人物羣像,形成了鮮明的“喜劇性”。如錢炳燊、錢多多、錢火火、王飛鴻、王大華、何得樂等,突出的性格特徵、辨識度高的造型風格、誇張滑稽的表演方式、幽默時尚的方言臺詞,構成了令人會心一笑、忍俊不禁的觀劇效果。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之中,劇中人物也愈發變得鮮活起來。 在“本土化”方面,《追時代》不僅僅停留在粵語方言的使用和廣州塔等地標鏡頭的融入層面,更是體現在嶺南文化心理、地方習俗和生活方式等方面,如老廣務實低調的做事風格、客戶至上的服務意識、客氣溫和的鄰里關係、彼此尊重的親情關係、求新求變的文化心態、社會發展的參與意識等。而且每集故事都與普通大衆生活息息相關,也是百姓鄰里關心和關注的事情,如“補裝電梯”“帶媽媽去旅行”“幸運福袋”等。劇中人物都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,故事、臺詞、表演都帶着質樸濃郁的生活氣息,顯得很“接地氣”。第一季中,對服務進行改革的“臨時老闆”,悄悄捐資助學的“明姨的祕密”等,都顯得“粵”味純正,煙火氣足,耐人咀嚼。 值得一提的是,《追時代》的劇作形式設計富有創意。在30分鐘的情景劇之外,每集還包含一個3分鐘左右的短視頻《快閃追時代》。《追時代》和《快閃追時代》採用同一個大故事背景、同一班演員、同一種幽默誇張的風格,但《快閃追時代》的每集內容都是獨立於《追時代》之外的原創故事,題材更接近社會時事熱點,更有話題性、當下性。當今中國處於一個節奏快、變化多、碎片式的融媒體文化消費時代。3分鐘幽默短視頻,方便該系列劇集以更迅速、更便捷、更喜聞樂見的方式,在抖音、快手等擁有大量客戶的視頻平臺上傳播,既實現了獨立短劇的品牌價值,也爲《追時代》的正片系列培養和積累了受衆羣體,可謂一舉多得,值得推廣。 喜劇的難點是把握好淺顯而不淺薄、通俗而不庸俗、滑稽而不惡搞的尺度。如何既保持和提升劇集品質,又融入“無人機”“機器人”““創客”“智能生活”“公共事務”等代表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、人文景觀的情景喜劇,是《追時代》系列第二季亟待解決的難題,也是值得期待的創作亮點。由衷期盼《追時代》《快閃追時代》能成爲又一個粵產情景喜劇的經典品牌,爲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留下一份寶貴的文化印記。(劉海玲) 來源:南方日報
2025-10-06 22:54:05,最後更新于9天前
